美味,不單純是美味,往往是美好時光、美好關係的感官記憶。
味覺、嗅覺,常常就這樣在瞬間牽引出一段久遠的記憶。
有這樣的心得,是因為我是個喜歡憑感受做菜的人,
往往在廚房循線還原美味菜色的時候,
想起與該道菜餚有關的人與情。
南瓜墩飯
昨晚父親堅持要我帶走一顆南瓜,金黃的瓜肉鬆Q綿密。
因為外傭曾經把南瓜皮削了煮,母親特地談起南瓜該如何煮才好吃:
不削皮、連同瓜子一起煮。這種作法在講究精緻的都市,恐怕少有人點頭吧?
但是,我從小是如此吃的,一邊吃一邊咬擠出南瓜子裡的肉,有趣極了!而連同瓜皮一起煮的南瓜,
顯得特別Q,咀嚼時,南瓜也特別香甜。
我回應母親,是啊!我一直記得妳煮的南瓜飯。
母親開始說起她的"南瓜炒飯"。
依她的作法,其實較類似現在的燉飯,於是,今天嘗試做了道"南瓜燉飯":
材料:
1. 南瓜洗淨後,連皮切塊狀約一口大小(適量),依個人口感調整。
2. 米洗淨。
3. 配料:蝦皮適量泡水洗淨、蒜頭切碎末、嫩薑切絲
4.調味料:鹽巴、胡椒粉
作法:
1. 蝦米用適量的油爆乾、炒出香味,再加入蒜末拌炒,加入薑絲。
2.南瓜塊放入鍋中拌炒,炒出香味後,加水,稍微悶煮約5-10分鐘。
3. 悶煮到水呈現白色,倒入洗淨的生米,並將水加到足以將米煮熟的程度。
(約平常電鍋煮飯的水量的3~4倍)
4. 灑上鹽巴、胡椒粉調味後,蓋住鍋蓋悶煮
5. 湯汁滾後,轉中小火墩煮;約10分鐘,看看鍋內米粒吸水與熟度,適當添加水量。
6.待米粒吸滿湯汁,會看到米飯在鍋裡呈現平整狀態,轉小火,讓水分慢慢收乾。
7.待鍋內水分收乾,鍋底已經呈現局部焦乾,確定飯熟了,關火
8. 將底部米飯翻上,讓水分散發,盛盤上桌。
蝦米、蒜頭、薑絲爆香的香味待會兒會和Q彈的南瓜一起為你帶來獨特的口感
蝦米、蒜香已經留在湯裡,米粒等著吸入流進湯汁的南瓜甜味
燉煮後的南瓜逐漸鬆軟釋放甜味;米粒吸滿湯汁,白白胖胖的水噹噹
此時水分已經比之前少很多,轉小火慢慢收乾湯汁。
等米飯收乾水分呈現平整,關火,翻起鍋底的局部鍋巴,散發水分,
哇~~偷嚐一口,彷彿回到小時候,香香的鍋巴是童年珍貴的記憶!
切點九層塔妝點黃色調的南瓜燉飯,已經感到肚子餓了!
想起~小時候,在門口聞到飯香,
哥哥們衝進廚房,飢腸轆轆的模樣,吃光光!
想起~每天到田裡帶回一顆顆南瓜、冬瓜的曾祖父
想起~庭院角落種滿九層塔,摘滿一把又一把,滿手的九層塔香。
童年充滿各種美麗顏色的生活、充滿屬於自己家的味道。
縱使長大後在都市吃盡各色美食,
最終,想要體嚐、想要親手做的,
家鄉原始自然的野菜味道,還是心中最難忘的追尋!